※
第一章 总论※
传染病概念: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机体并进行繁殖时起,直到疾病的最初临诊症状开始出现为止。处于潜伏期中的动物可能是传染来源。
前驱期:指从出现疾病的最初症状到特征性症状刚一出现的一段时间,是疾病的征兆阶段,其特点是发病症状开始表现。
明显(发病)期:是疾病发展到高峰的阶段,在诊断上容易识别。
转归期:疾病发展的最后阶段,包括死亡和恢复健康。
转归期:机体恢复健康后可以产生免疫力,也可能还有带毒现象
传染病在动物群体中蔓延流行必须具备3个相互连接的条件: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
水平传播 | 水平传播: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向平行传播。 (1)直接接触传播:一个接一个地发生,形成明显的链锁状,一般不易造成广泛的流行。 (2)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传播媒介使易感动物发生传染的方式。①经空气传播(飞沫、飞沫核、尘埃)②经污染的饲料和水传播体温计、注射器等③经污染的土壤传播(炭疽))④经的媒介者传播:节肢动物,如:虻、蠓(蓝舌病)、蚊(脑炎、牛流行热)、蝇、婢(非洲猪瘟) |
垂直传播 | 从亲代到其子代之间的纵向传播形式。 (1)经胎盘传播:受感染的怀孕动物经胎盘血流传播原体感染胎儿。经胎盘传播:可经胎盘传播的疾病有布鲁氏菌病、伪狂犬病、猪瘟、猪细小病毒病、蓝舌病等 (2)经卵传播:由携带病原体的卵细胞发育而使胚胎感染。经卵传播:可经卵传播的疾病有鸡沙门氏菌病(鸡白痢)、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禽白血病、禽慢性呼吸道疾病鸡病毒性关节炎等。(蛋里含有白蛋白,容易噎住要吃慢不吃易得关节炎) (3)经产道感染:怀孕期间或生产时由产道感染。胎儿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感染母体的病原。经产道传播:可经产道传播的病原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
影响传染病流行和发展的要素:
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主要是指季节性和周期性。
影响动物传染病流行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地型地貌、植被、季节、地质水文等。
传染病流行的表现形式(散、地、流、暴、大)
散发性 | 疾病无规律性随机发生,局部地区病例零星地散在出现各病例在发病时间与地,点上无明显的关系。如破伤风、狂犬病 |
地方流行性 | 在一定的地区和动物群体中带有局限性传播特征的、并且是比较小规模流行的动物传染病,或病的发生有一定地区性。如炭疽、猪气喘病。 |
流行性 | 在一定时间内一定动物群体出现比寻常多的病例。一种新的病原或某个病原的变异在某个未免疫的动物群体中,发病率高,死亡率高 |
暴发 | 某种传染病在一个动物群体单位或一定地区范围内,在短期间突然出现很多病例。如:猪流行性腹泻、猪瘟、新城疫等。 |
大流行 | 是一种规模非常大的流行,流行范围可扩大至全国,甚至可涉及几个国家或整个大陆。如:口蹄疫、流感等。 |
动物传染病的诊断方法:
诊断家畜传染病常用的方法
1、临诊诊断
2、流行病学诊断
3、病理学诊断
4、病原学诊断
5、免疫学诊断
免疫学技术的类型:
1、凝集试验:直接凝集试验、间接凝集试验、乳胶凝集试验
2、沉淀试验:环状沉淀试验、絮状沉淀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免疫电泳
3、补体参与的试验:补体结合试验
4、标记抗体技术:荧光抗体技术、酶标抗体技术、放射免疫测定、化学发光标记技术、免疫电镜技术、免疫胶体金技术
5、中和试验:病毒中和试验
6、电免疫反应:免疫传感器技术
7、免疫芯片技术:蛋白质芯片技术
传染病的免疫防控措施:
一、免疫接种
根据免疫接种时机不同分为预防接种和紧急接种。
(一)预防接种
为了防患于未然在平时有计划地给健康畜群进行的免疫接种。(幼畜注意母源抗体)
(二)紧急接种
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疫病的流行,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畜禽进行的应急性免疫接种。
一类动物疫病
口蹄疫、猪水泡病、猪瘟、非洲猪瘟、非洲马瘟、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痒病、蓝舌病、小反刍兽疫、绵羊痘和山羊痘、禽流行性感冒(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鲤春病毒血症、白斑综合症
第二章 人畜共患病※
病毒性疾病
- 牛海绵状脑病
- 禽流感
- 狂犬病
- 猪乙型脑炎
细菌性疾病
- 炭疽
- 大肠杆菌病
- 沙门菌病
- 链球菌病
- 结核病
- 布氏杆菌病
- 李氏杆菌病
- 马鼻疽
- 破伤风
- 钩端螺旋体病
牛海绵状脑病※
病毒性疾病 | 病原 | 流行特点 | 症状及病理变化 | 诊断及防控 |
牛海绵状脑病BSE(疯牛病) | 生物活性蛋白 | 潜伏期长5-10年或更长 | 症状:精神错乱,对声音、触摸敏感恐惧,烦躁不安,有攻击性;肌肉抽搐步态不稳,呼吸加快,体重下降继后痴呆,衰竭死亡,死亡100%。 病理变化:中枢神经组织(特别是脑)经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神经细胞皱缩和大小空泡形成,呈海绵样变性,无发炎现象 | 诊断:患牛的大、小脑组织作病理组织切片和染色,经显微镜观察如发现海绵状变性即可确诊。 防控:扑杀并销毁 |
朊病毒:
定义:一类感染人与其他哺乳类动物,仅具有传染性蛋白质,无核酸的病原体。
特性:导致退化性脑组织病理学反应;无炎症反应;无干扰素产生;无免疫原中免疫B细胞、T细胞的功能未变化。
本质:正常型朊病毒蛋白PrPc
致病型朊病毒蛋白PPsc。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其空间构象上的差异。
病理变化:海绵状脑病。脑组织空泡变性,淀粉样斑块,神经胶质细胞增生等。
所致疾病:人类朊病毒病:库鲁病、克雅病、新型克雅氏病等动物朊病毒病:牛海绵状脑病(疯牛病)、羊瘙痒症、水貂脑病等。
禽流感※
病毒性疾病 | 病原 | 流行特点 | 症状及病理变化 | 诊断及防控 |
禽流感A1 | 正粘病毒科 | 多种禽类 高致病性为H5和H7 | 症状:体温升高、呆立、昏睡。产蛋量大幅度下降或停止,头面部水肿,无毛处皮肤和鸡冠、肉髯等出血、脚鳞出血:呼吸高度困难,拉稀。 病理变化:皮下、浆膜下、黏膜、肌肉及各内脏器官的广泛性出血,尤其是腺胃黏膜可呈点状或片状出血,腺胃与食道以及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出血带或溃疡。整个肠道特别是小肠,肠壁有黄豆致蚕豆大的出血斑或坏死灶(枣核样坏死) | 诊断:接种9-11日龄鸡胚尿囊腔 /羊膜腔,HA-HI(血凝/血凝抑制)实验,RT-PCR 防控:扑杀、焚 烧,封锁。免疫密度为100%。 |
狂犬病 12‘※
病毒性疾病 | 病原 | 流行特点 | 症状及病理变化 | 诊断及防控 |
狂犬病(恐水症) | 弹状病毒 | 宿主范围非常广泛、蝙蝠为其自然宿主 | 症状:初期病犬精神沉郁、意识模糊。生活习性异常、异食,有逃跑或躲避趋向,病犬唾液增多;随后病犬常出现狂暴症状,乱跑(几十公里),或表现高度兴奋、常攻击人和动物。后期下颌、咽喉和尾部等处神经麻痹,病犬下颌及尾巴下垂、唾液外流,最后衰竭死亡。 病理变化:常在大脑海马角及小脑和延脑的神经细胞胞浆内出现包涵体(内基小体),呈圆形或卵圆形,内部可见明显的嗜碱性颗粒。 | 诊断:将脑组织做 成切片,用塞莱氏染色剂染色。观察神经细胞胞浆内有无内基小体。或接种家兔或小鼠。 防控:尽快扑杀;若人被咬伤则消毒,抗血清或疫苗接种。 |
猪乙型脑炎※
病毒性疾病 | 病原 | 流行特点 | 症状及病理变化 | 诊断及防控 |
猪乙型脑炎(猪乙脑) | 黄病毒科 | 7-9月蚊虫叮咬传播 | 症状: 流产母猪子宫内膜充血、水肿;睾丸实质充血、出血。 | 诊断:经典方法:多用BHK细胞进行分离;或RT-PCR;血清学诊断,血凝抑制试验(HI)最常用 可用鼠作为实验动物 防控:加强防蚊和灭蚊;在蚊虫开始前一个月免疫接种,我国 常采用弱毒疫苗免疫。 |
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分类※
背诵口诀:
- 李丹毒,加结核,芽胞/球菌阳性多,
- 若问芽胞菌有何,炭疽/产气/破三梭
- 这些细菌均阳性,其他细菌阴性多
李:李氏杆菌
丹毒:丹毒杆菌
结核:结核杆菌
炭疽:炭疽杆菌
产气:产气荚膜梭菌
破:破伤风梭菌
炭疽※
细菌 | 病原 | 流行特点 | 症状及病理变化 | 诊断及防控 |
炭疽 | 炭疽杆菌 | 草食动物对炭疽杆菌最易感 | 症状:可视黏膜发绀,后虚脱而死。死后可见血液凝固不良,天然孔流血,胃肠迅速膨胀,尸僵不全。病程短者几小时,长者12d。 尸体腹胀明显,尸僵不全,天然孔有黑色血液流出,黏膜发绀,血液凝固不良呈煤焦油状。 | 诊断:血涂片染色竹节状;边缘卷发样菌落;Ascol i反应; 防控: 严禁解剖。严格销毁焚烧或深埋(并用20%漂白粉或10%烧碱NAOH等消毒剂处理)。 |
大肠 30‘ 沙门 18’※
大肠埃氏菌 | 沙门氏菌 | |
病原菌特性 | 麦康凯琼脂上形成红色菌落;伊红美蓝琼脂上产生黑色带金属光泽菌落; | 麦康凯琼脂上形成无色透明小菌落 注:麦康凯培养基是专门检测大肠和沙门的培养基,所以看到麦康凯就要想到大肠和沙门 |
流行症状 | 消化道传染(幼畜致病) | 消化道传染(青、幼动物) |
病理特征 | 仔猪黄、白痢;仔猪水肿病; 肠道外感染(腹膜炎等) | 鸡:鸡白痢、鸡伤寒、 鸡副伤寒 猪:猪副伤寒 |
三糖铁培养基(TS)
1、大肠杆菌:能分解葡萄糖产酸产气,大
多数能分解乳糖,不产生H2S。
2、沙门氏菌:能分解葡萄糖,不发酵乳糖
大多数产生H2S,多数产气。
salmonella shigella agar (SS)
1、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及大多数的大肠菌群
和变形杆菌,但不影响沙门氏菌的生长。
2、若细菌产生H2S,使菌落中心呈黑色;中
性红为pH指示剂,发酵糖产酸的菌落呈红色
不发酵糖的菌落为无色;
细菌 | 病原 | 流行特点 | 症状及病理变化 | 诊断及防控 |
大肠杆菌病 | 大肠杆菌病 | 1-3黄加零白断奶一周水肿来 | 猪 生后12h以内即可发病,排出黄色浆状稀粪。严重脱水,胃肠道膨胀,内有酸臭凝乳块。 | 诊断: 黄/白痢:小肠前段。 水肿病:肠系膜淋巴结。 接种麦康凯后做生化及血清分型。 防治: 仔猪黄痢:母猪产前6周和2周进行两次免疫; 仔猪白痢和水肿病:可在仔猪出生后接种多价苗 |
沙门氏菌病 | 沙门氏菌 | 动物及人都易感/汉族要表现为败血症和肠炎 | 猪副伤寒:主要侵害20日龄至4月龄的小猪。急性型,呈败血症变化,表现为弥漫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盲肠结肠糠麸样溃疡),肠系膜淋巴结索状肿大。临诊表现为下痢。肝脏黄色坏死,点。剖检可见脾脏大,色暗带蓝,坚硬似橡皮。 (猪副脾肿似橡皮) | 诊断:分离培养,病原 检测。 鸡白痢一全血平板凝集实验。 防控:在鸡场鸡白痢主要采用“净化”方式淘汰病鸡。 |
鸡白痢: >2-3周龄易发。经卵垂直感染的雏鸡,排白色糊样粪便,肛门周围的绒毛被粪便污染。解剖见卵黄吸收不良,心肺胃肠等有白色的白痢结节。 >成年鸡隐形感染,感染卵巢输卵管,严重的会有‘垂腹’现象。 鸡伤寒,鸡副伤寒: |
猪链球菌病※
细菌 | 病原 | 流行特点 | 症状及病理变化 | 诊断及防控 |
链球菌病 | 2型最常见 | 无严格年龄区别,均可感染。人也可感染 | 症状: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和慢性型。 颈下腹下及四肢末端等处皮肤有紫红色出血斑点。全身淋 | 诊断: 进镜养 行涂片染 色 检和分离 鉴定。 |
布鲁氏杆菌※
细菌 | 病原 | 流行特点 | 症状及病理变化 | 诊断及防控 |
布鲁氏菌病 | 布鲁氏菌病(胞内菌)科兹洛夫染色为红色 球杆状,无鞭毛,不形成芽孢。革兰氏阴性。胞内寄 | 可经气溶胶传播 易感动物较多,可经皮肤、结膜、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感染。马尔他布氏杆菌(羊型)≥猪布氏杆菌≥流产布氏杆菌>沙林鼠布氏杆菌≥天布氏杆菌>绵羊布氏杆菌。 | 主要表现: 生殖系统疾病、关节炎、波浪热。 流产后阴道黏膜发生粟粒大小红色结节。 牛羊胎儿发黏、脓液; 猪布氏胎儿可见千尸化。 | 诊断: 1,革兰氏染色和柯兹洛夫斯基鉴别染色(细菌为红色)。 |
分枝杆菌※
牛分枝杆菌 | 副结核分支杆菌 | |
病原特点 |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有特殊的蜡质,不易着色,而抗酸染色为红色; 罗杰二氏培养基上才能生长,但生长缓慢。 菌落粗糙,呈颗粒、结节或花莱样 分枝杆菌可被制成免疫佐剂(卡介苗)得到普遍应用。 潜伏期很长,可达6-12月,甚至更长。 | 抗酸染色阳性; 肠绒毛 |
症状 | 以肺结核、淋巴结核、乳房结核和肠结核最为常见,生殖器官结核也时有发生。病灶干酪样坏死,有结节和增生 牛胸膜腹膜结节呈珍珠状,称为“珍珠病” | 胞内寄生 肠水肿增厚但无结节 |
诊断防控 | 变态反应(结核菌素试验) 淘汰,扑杀 | 变态反应 淘汰,扑杀 |
李氏杆菌※
1、形态与染色:
革兰氏阳性,无芽孢,胞内寄生。可4℃生长,V型成对排列。
2、.培养及生化特性:
培养基上长成露滴状小菌落,有蓝绿色荧光,半固体明胶穿刺沿穿
刺线呈云雾状生长(运动性)。接种于葡萄糖琼脂平板或亚硝酸钠胰
蛋白胨琼脂平板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培养平板的细菌菌落呈典型的中
央黑色而周围绿色特征。
3、致病性及毒力因子:
神经症状的“转圈病”。
疾病 | 病原 | 流行特点 | 症状及病理变化 | 诊断及防控 |
李氏杆菌病 | 李氏杆菌病(产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 多种动物易感,潜伏期2-3周,短则数日长达2个月 | 症状:发热、神经症状、孕畜流产。 幼龄动物,啮齿动物及家禽以败血症为主。 神经症状主要表现为:观星姿势、四肢划动呈游泳状、转圈运动、角弓反张等。 病理变化:脑膜炎,脑桥、延髓也有炎症反应,败血症变化。 | 诊断: 组织有以单核细胞侵润为主的血管套和细微的化脓灶等病变,可作初步诊断。 |
马鼻疽※
细菌疾病 | 病原 | 流行特点 | 症状及病理变化 | 诊断及防控 |
马鼻疽 | 马鼻疽杆菌 | 马、驴、骡易感、潜伏期6个月 | 症状: 急性型和慢性型之分。 急性型:有肺鼻疽、鼻腔鼻疽、皮肤鼻疽三种。 该病临诊特征:鼻腔、皮肤肺脏、淋巴结等形成米粒大黄白色结节、溃疡和星芒状瘢痕。 淋巴管形成索状肿胀和串珠状结节。 | 诊断: 鼻疽菌素变态反应点眼法检疫马鼻疽。 防控: 无特效疫苗。严格处理。 |
破伤风梭菌※
破伤风梭菌是厌氧菌:
破伤风痉挛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外毒素):
多数患者会表现出牙关紧闭、全身性肌肉痉挛和强直等症状。
细菌疾病 | 病原 | 流行特点 | 症状及病理变化 | 诊断及防控 |
破伤风 | 破伤风梭菌 | 创伤感染引起,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 | 症状:主要为运动神经系统抑制的表现,包括肌强直和肌痉挛。牙关紧闭,木马样姿势。 | 诊断:询问病史,检查有无外伤,典型症状。 防控:局部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注射破伤风类毒素/抗毒素;用镇静、解痉药物等。 |
钩端螺旋体病※
细菌疾病 | 病原 | 流行特点 | 症状及病理变化 | 诊断及防控 |
钩端螺旋体病 | 钩端螺旋体 | 可感染人、猪、牛、羊、马、犬猫等 猪、鼠的尿液是传染源,可经皮肤、粘膜和昆虫传播 | 症状:主要有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尿液色如浓茶、出血性素质、流产、皮肤和粘膜坏死、水肿等症状。 病理变化:主要为皮肤黏膜黄疸,出血,以及心、肝、肾的损伤,尤其肾脏(肾出血或有灰白色病灶) | 诊断: 1.可采取血液,尿液,脑脊液等进行镜检或分离培养。 2. 显微镜凝集试验;间接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ELISA等 防控:治疗钩端螺旋体病首选药物青霉素G,其次为四环素族、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等也有较好治疗效果。 |
螺旋体4‘
- 猪痢疾短螺旋体
1.形态与染色:存在2-4个弯曲;介于细菌和原虫的微生物。
2.培养及生化特性:严格厌氧:
3.致病性及毒力因子:引起猪痢疾,又名血痢、黑痢。
4.微生物学诊断:可用粪便或肠黏膜直接镜检,菌体用姬姆萨或渡银法效果较好。
- 钩端螺旋体
1.形态与染色:菌体一端或两端弯曲呈钩状。
2.培养及生化特性:需氧或微需氧;常用柯氏培养基培养,
3.致病性及毒力因子:引起钩端螺旋体病(人畜共患)
4.微生物学诊断:可用血液或尿液镜检。
第三章 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
病毒性疾病:
口蹄疫
伪狂犬
细菌性疾病:
魏氏梭菌病
副结核病
巴氏杆菌
口蹄疫 22‘※
病毒疾病 | 病原 | 流行特点 | 症状及病理变化 | 诊断及防控 |
口蹄疫FMD(口疮、蹄癀) | 微RNA病毒科。 有7个血清型: 无交叉免疫现象。 | 偶蹄动物的易感,牛最易感,马有抵抗力。 消化道和呼吸道; 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 症状: 成年动物:水疱和溃烂。 幼龄动物:心肌炎,其死亡率升高 。 病理变化: 具有重要诊断意义的是心肌切面有白、红 相间的条纹“虎斑心、心脏柔软似煮过样。 | 水疱皮、水疱液、脱落的表皮细胞、食咽部黏液、血液、血清等。 除血清外,其他的可加入pH7.2-7.6的50%的甘油磷酸盐缓冲液中 防控: 扑杀 灭活苗(不产生3ABC抗体) |
伪狂犬※
病毒疾病 | 病原 | 流行特点 | 症状及病理变化 | 诊断及防控 |
伪狂犬 | 疱疹病毒科 | 猪为其自然宿主。 犬、鼠等也可感染。 除猪外,其他动物感染后均出现奇痒和脑脊髓炎。 | 症状: ·仔猪神经症状:运动失调、四肢划动呈“划水状”。 妊娠母猪流产。 成年猪发热呕吐,常呈隐形经过。 病理变化:脑膜充血、水肿、非化脓性脑膜炎。可观察到核内包涵体。 | 诊断: 接种兔呈“奇痒”。 中和实验和ELISA是国际贸易指定试验。 PCR快捷、方便。 防控:基因缺失疫苗(尤其是gE缺失苗)是首选。灭鼠,净化。 |
细菌性疾病
产气荚膜芽孢梭菌※
病原特点 | 旧名:魏氏梭菌菌。落多为圆形、光滑、隆起、灰白色的圆屋顶样:血平板上,多数菌株有双层溶血环,内环完全溶血,外环不完全溶血。本菌最突出的生化特性是对牛乳培养基的“暴烈发酵 |
症状及病理诊断 | 症状:肠道疾病。 人气性坏疽和食物中毒;动物气性坏疽和肠毒血症 羔羊痢疾:动物肠毒血症和坏死性肠炎 绵羊猝狙:动物肠毒血症和坏死性肠炎:人坏死性肠炎 动物肠毒血症 犊牛、羔羊肠毒血症 诊断:病原特点 |
细菌疾病 | 病原 | 流行 | 症状及病理变化 | 诊断及防控 |
羊快疫 | 腐败梭菌,无关节长丝状菌 | 绵羊易感 | 真胃出血为特征 病羊吐血,拉血。尸体膨胀。 | 诊断: 肝脏被膜触片染色,常有无关节的长丝状 定期免疫接种 三联苗或七联苗 |
羊猝疽 | C型产气荚膜梭菌 | 成年绵羊 | 溃疡性肠炎(十二指肠和空肠) 和腹膜炎。死后肌肉有气性裂孔 | |
羊肠毒血症(软肾病) | D型产气荚膜梭菌 | 一种以抽搐为特征。 一种以昏迷和静静死去为特征。 病理变化:肾软化,“软肾病” 回肠出血严重。 | ||
羊黑疫(传染性坏死性肝炎) | B型诺维梭菌 | 皮肤成黑色; 肝脏充血肿胀坏死。 | ||
羔羊痢疾(红肠子病) | B型产气荚膜梭菌 | 7日龄以内小羊 | 剧烈腹泻、小肠发生溃疡,外观 如红肠子、及羔羊大批死亡。 |
快猝肠黑膏,腐CDBB。
真胃出血为快疫;
肠炎腹膜系(“气”)猝疽;
羊肠毒血软肾病;
黑疫皮黑肝肿胀;
羔羊“红肠”7日龄,以上病症要记清。
细菌疾病 | 病原 | 流行 | 症状及病理变化 | 诊断及防控 |
仔猪梭菌性肠炎(仔猪红痢) | A/C型产气荚膜梭菌 a和\(\beta\)毒素致病 | 1周龄(1-3日龄)小猪易感 红梭血螺副沙门 红梭小小肠 血螺大大肠 | 症状:血性下痢红褐色液体粪便; 理变化:小肠尤其空肠严重出血坏死 | 梭菌毒素诊断 灭活苗防控 |
兔魏氏梭菌病(魏氏梭菌性肠炎) | 主要为A型魏氏梭菌 | 1-3月龄易发 | 急性腹泻,排出腥臭、带血、呈胶冻样或黑褐色粪便。 |
巴氏杆菌※
细菌疾病 | 病原 | 流行及病理变化 | 症状及病理变化 |
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出血性败血症) | 巴氏杆菌 | 一急性型呈出血性败血症迅速死亡,如 ①牛出血性败血症(败血型/肺炎型/水肿型) ②猪肺疫(急性胸膜肺炎症状) ③禽霍乱(鸡冠发绀呈黑紫色。常有剧烈腹泻。心包变厚,心包积液,心外膜、心冠脂肪出血尤为明显,肝稍肿,质脆,表面散布许多灰白色、针尖大小的坏死点:) ④兔巴氏杆菌病等; 冠黑腹泻肝脏针 鸡感霍乱巴氏菌 一慢性型 ⑤萎缩性鼻炎(波/巴) | 实验室检查主要采取病例的心、肝、脾或体腔渗出物进行涂片,两极浓染 动物按计划每年定期进行相应疫苗的免疫接种。 |
牛败、猪肺、禽霍乱还有慢性萎鼻炎,以上都为巴氏菌
第四章 猪传染病※
病毒性疾病、
猪瘟
非洲猪瘟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蓝耳病15‘
猪细小病毒
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流行性腹泻
猪圆环病毒
猪水疱病
细菌性疾病
猪肺疫 5’
猪传染性胸膜炎 6‘
副猪嗜血杆菌病 11’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7‘
猪支原体肺炎 猪喘气病 10’
猪痢疾
猪瘟※
瘟性疾病 | 病原 | 流行特点 | 症状及病理变化 | 诊断及防控 |
猪瘟(SF或HC) A类疫病 | 黄病毒科,猪瘟病毒 | 猪是其自然宿主。牛羊体内可存活2-4周。可经口鼻、精液、胎盘传播 | 症状: 高热稽留,先便秘呈算盘珠样,后腹泻;.口鼻、皮肤出血;(发热出血) 公猪包皮积尿; 母猪繁殖障碍;产畸胎和震颤的弱仔猪。 急性型:发病死亡迅速。 慢性型:病程20天以上。 迟发型:一般为先天感染。感染数月后发病。最后衰竭而亡。病理变化主要是胸腺萎缩、缺乏淋巴细胞。 病理变化:雀斑肾,脾梗死,回盲结肠纽扣状。 | 防控:猪瘟兔化弱毒疫苗。 病毒分离及检测扁桃体最好。 pk-15细胞(猪肾细胞)接种。 荧光抗体中和试验最敏感,最特异也是国际贸易的指定方法 |
非洲猪瘟※
瘟性疾病 | 病原 | 流行特点 | 症状及病理变化 | 诊断及防控 |
非洲猪瘟ASF A类疫病 | 非洲猪瘟病毒科 有囊膜、双股DNA | 猪是其自然宿主。可通过蜱虫传播。 目前唯一已知核酸为DNA的虫媒病毒 | 症状:高热稽留呼吸困难,口腔或鼻腔出现血液泡沫;与猪瘟相似。死亡率可达100%。 病理变化:无毛部分呈界限明显的紫色斑;血管有血栓,心肺大量出血;内脏是也有淤斑(麸斑)出血;淋巴结肿大呈血瘤样;脾脏明显肿大,脾髓成黑紫色。 | 诊断:红细胞吸附试验;免疫荧光试验ELISA 等 防控:不能进行疫苗免疫和药物治疗。 一旦发病,扑杀 |
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
腹泻疾病 | 病原 | 流行特点 | 症状及病理变化 | 诊断和防控 |
猪传染性胃肠炎TGE | 冠状病毒科 | 各年龄均可发病,10日龄仔猪发病率高 | 症状:呕吐,严重腹泻,脱水。 病理变化:尸体脱水,肠壁菲薄,肠腔扩张、积液,肠绒毛萎缩。 | 防控:气温骤变和病猪排毒是诱因。脱水及电解质变化时死亡原因。 母乳抗体预防(母猪弱毒/灭活疫苗)。 诊断:电镜观察、中和试验、荧光抗体实验(空/回肠)、RT-PCR(可区分TGE和PED)等。 |
猪流行性腹泻PED | 冠状病毒科 | 1、2型。其中2型主要危害10日龄仔猪。冬季易发 | 同猪传染性胃肠炎 |
猪红痢与血痢※
细菌 | 病原 | 流行特点 | 症状及病理变化 | 诊断及防控 |
仔猪梭菌性肠炎(仔猪红痢) | A/C型产气荚膜梭菌 \(\alpha和\beta病毒所致\) | 1周龄(1-3日龄)小猪易感 | 症状:血性下痢,红褐色液体粪便; 病理变化:小肠尤其空肠严重出血坏死。 | 梭菌诊断 灭活苗防控 |
猪痢疾(猪血痢) | 猪痢疾短螺旋体 | 1-12周龄易发 | 症状:粘液性出血性下痢,常呈胶冻样。 病理变化:肠壁充血水肿,尤其大肠发生卡他性出血性炎症最后可发展称为出血性纤维素性炎症,肠壁明形成一层伪膜。 | 诊断:涂片染色可观察到螺旋状菌体。乙酰甲喹治疗。 |
副伤寒、鸡白痢※
细菌疾病 | 病原 | 流行特点 | 症状及病理变化 | 诊断及防控 |
沙门氏菌病 | 沙门氏菌 | 动物及人都易感。主要表现为败血症和肠炎 | 猪副伤寒:主要侵害20日龄至4月龄的小猪。急性型,呈败血症变化,表现为弥漫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盲肠结肠糠麸样溃疡),肠系膜淋巴结索状肿大。临诊表现为下痢。肝脏黄色坏死点。剖检可见脾脏大,色暗带蓝,坚硬似橡皮。(猪副脾肿似橡皮) | 诊断:分离培养,病原检测。 鸡白痢一全血平板凝集实验。 防控:在鸡场鸡白痢主要采用“净化”方式淘汰病鸡。 |
鸡白痢: >2-3周龄易发。经卵垂直感染的雏鸡,排白色糊样粪便,肛门周围的绒毛被粪便污染。解剖见卵黄吸收不良,心肺胃肠等有白色的白痢结节。 >成年鸡隐形感染,感染卵巢输卵管,严重的会有‘垂腹’现象。 鸡伤寒,鸡副伤寒: |
猪呼吸道疾病:
蓝耳病&支原体肺炎※
呼吸道疾病 | 病原 | 流行特点 | 症状及病理变化 | 诊断及防控 |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 | 动脉炎病毒可科 | 孕猪和仔猪易感 | 症状:呼吸障碍和繁殖障碍。皮肤发绀,双耳皮肤变蓝。 又称为“蓝耳病 病理变化:肺部病变严重呈弥漫性间质性肺炎;肺边缘出血,变硬变肿(橡皮肺);肺门淋巴结出血,大理石样外观是本病的特征。 | Marc-145、.猪肺泡巨噬细胞接种蓝耳M、猪瘟P乙型脑炎接种B 活疫苗主要接种仔猪和保育猪。引猪后观察30天 |
猪支原体肺炎(猪气喘病) | 支原体 | 仔猪更易感 | 症状:气喘、咳嗽、腹式呼吸、生长缓慢。 病理变化:肺气肿、肺部有“肉变”、“胰变”、“虾肉变”。 | X线早期诊断云絮状密影 |
猪肺疫&萎鼻炎※
细菌疾病 | 病原 | 流行特点 | 症状及病理变化 | 诊断及防控 |
猪肺疫(锁喉风、肿脖瘟) | 巴氏杆菌 | 育肥猪多见 | 症状:咽喉炎,颈部红肿,可垂致胸前。肺炎,呼吸困难,咳嗽,发绀,出血。 病理变化:喉颈部血性水肿、切开胶冻样。纤维素性胸膜肺炎。 | 诊断: 细菌镜检,两级浓染 |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 波氏与巴氏杆菌 | 哺乳仔猪易感 | 症状:鼻甲骨萎缩,鼻腔和面部变形。仔猪流泪有“泪斑”。 病理变化:鼻甲骨、鼻中隔萎缩变形。 | 分离细菌、凝集试验、X射线诊断等 |
传染性胸膜炎&副嗜血杆菌※
细菌疾病 | 病原 | 流行特点 | 症状及病理变化 | 诊断及防控 |
猪传染性胸膜炎 | 放线杆菌 I型依赖NAD II型不依赖NAD | 生长育肥猪最易感 | 症状:急性型高度呼吸困难而死芒克死前口鼻流出带血液体。皮肤紫蓝色耐过型主要是生长缓慢。 病理变化:出血性、坏死性、纤维性胸膜肺炎、胸肺粘连。后期巨噬细胞浸润。 | V因子, CAMP试验阳 性 |
副猪嗜血杆菌病(猪多发性浆膜炎与关节炎、革蜡瑟氏病 | 副猪嗜血杆菌病依赖NAD | 5-8周龄的保育猪 | 症状:有呼吸道症状、关节肿大运动障碍、个别神经症状。 病理变化:病变主要是在单个或多个浆膜面,可见浆液性和化脓性纤维蛋白渗出物,包括腹膜、心包膜和胸膜。 | 卫星现 象 多价灭 活疫苗 |
细小、伪狂犬、猪圆环※
繁殖障碍疾病 | 病原 | 流行特点 | 症状及病理变化 | 诊断及防控 |
细小病毒病 | 细小病毒 | 初产母猪表现症状 | 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弱胎等 | 灭活苗(初产母猪配种前1-2月) |
伪狂犬病 | 疱疹病毒科 | 呼吸道症状、繁殖障碍、神经症状。 特点:四肢划动“划水状” | 诊断:家兔接种呈奇痒。 防控:基因缺失苗 | |
猪圆环病 | 圆环病毒2型 | 1,仔猪断奶衰竭综合征(淋巴结肿大) 2,猪皮炎与肾炎综合征(全身性坏死性脉管炎和纤维蛋白坏死性肾小球肾炎) 3,繁殖障碍性疾病 4,增生性坏死性间质性肺炎 5,新生仔猪先天性震颤 |
猪水疱病 5' ※
病原:猪水疱病(英文简称SVD))是由微RNA病毒科猪水疱病病毒(SVD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和接触性使藥病。
症状:该病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其主要临诊特征是在猪的蹄部、鼻端、口腔黏膜、乳房皮肤发生水疱。该病症状与口蹄疫类似,但只引起猪发病,对其他家畜无致病性。
病理变化:特征性病理变化为在蹄部、鼻盘、口腔、乳房出现水疱,出血和溃疡,个别病例心内膜上有条状出血斑。组织学变化为非化脓性脑膜炎和脑脊髓炎病理变化,脑膜含大量淋巴细胞,血管套明显,脑灰质和白质发现软化病灶
诊断:将病料分别接种1一2日龄和7~9日龄乳鼠,如2组乳小鼠均死亡者为口蹄疫:1一2日龄乳鼠死亡,而7~9日龄乳鼠不死者,为猪水疱病:病料经在p州3~5缓冲液处理后,接种1一2日龄乳鼠死亡者为猪水疱病,反之则为口蹄疫:或以猪水疱病免疫猪或病愈猪与发病猪混群饲养,如两种猪都发病者为口蹄疫。
猪丹毒 2‘※
病原:猪丹毒是红斑丹毒丝菌,俗称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可在土中存 活1年。主要为水平传播,不垂直传播。
症状及病理变化:其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肾肿大淤血,呈“大紫肾”。
诊断治疗:采血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动物试验、全血平板凝集试验等。甲醛灭活苗防治。
第五章 牛羊的传染病※
病毒性疾病
蓝舌病 13‘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10’
牛流行热 12‘
牛病毒性腹泻 18’
小反刍兽疫 13’
山羊-关节炎脑炎 4‘
绵羊痘和山羊痘 7’
羊口疮
细菌性疾病
牛出血性败血病 1‘
牛、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8’
牛羊腐蹄病
记忆口诀:
蓝舌病,库蠓传,多肺口舌要记全:
牛传鼻,病程多,呼生脑眼流之多;
流行热,三日短,病程只有呼胃瘫;
病毒腹泻食道烂,直线排列眼可观:
反刍兽疫又羊瘟,结肠直肠斑马线;
关节-脑炎反转录,还有肺炎但少见:
羊痘结节在皮黏,银染原生小体现;
口疮脓疱为疣状,两者都为弱毒防。
蓝舌病、牛传鼻※
病毒疾病 | 病原 | 流行特点 | 症状及病理变化 | 诊断防控 |
蓝舌病 | 呼肠孤病毒 | 库蠓蝇可以传递。 绵羊更易得。 牛隐形感染。 | 症状:流涎、口唇水肿,糜烂,吞咽困难;呼吸困难,部分发生蹄叶炎,导致跛行。有的并发胃肠炎和肺炎。WBC下降 病理变化:绵羊舌发绀,故称为“蓝舌病”;肺动脉基部明显出血有诊断意义。肺门淋巴结大理石样外观 | 接种绵羊、鸡胚扑杀 弱毒苗 |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坏死性鼻炎、红鼻病) | 疱疹病毒 | 20-60日龄犊牛 最易感病死率 较高。 | 症状: 1,呼吸道型:鼻窦及鼻镜因组织高度发炎而称为“红鼻子” 2,生殖道感染型:脓疱。 3,脑膜脑炎型。 4,眼炎型 5,流产型。 病理变化:因为此病毒侵害神经系统(三叉神经),引起非化脓性感觉神经节 炎和脑脊髓炎 | 最好扑杀或淘汰 |
口蹄疫:口、蹄、乳房等水疱,糜烂
蓝舌病:舌头发绀,腹泻,肺炎,口腔糜烂,蹄叶炎;但无水疱
小反刍兽疫:腹泻,肺炎,口腔糜烂;但无蹄叶炎
牛流行热、牛病毒性腹泻※
病毒疾病 | 病原 | 流行特点 | 症状及病理变化 | 诊断防控 |
牛流行热(三日热、暂时热) | 弹状病毒科 | 以35岁牛多发;吸血昆虫 传播。有季节性,夏末秋初。 | 呼吸型:流泪、流涎,呼吸困难。 胃肠型:反刍停止 瘫痪型:跛行、瘫椉。 | 白细胞悬液接种细胞检 测。 乳(仓)鼠 颅内接种 切忌灌药 |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 | 黄病毒科、与猪瘟有交叉免疫 | 各阶段的牛都可感染,羊猪也可感染。 | 症状:黏膜发炎、糜烂、坏死和腹泻。犊牛小脑发育不全,共济失调。 病理变化:食道黏膜糜烂,呈大小不等直线排列。 | 犊牛或乳兔动物实验 |
小反刍兽疫、山羊关节炎脑炎※
病毒疾病 | 病原 | 流行特点 | 症状及病理变化 | 诊断防控 |
小反刍兽疫(羊瘟) | 副年病毒科 | 本病毒主要感染绵羊和山羊 A类疫病 | 症状:发病急刷、高热稽留、眼鼻分泌物增加、口腔糜烂、腹泻和肺炎。 病理变化:结肠和直肠结合处常常能发现特征性的线状出血或斑马样条纹 反刍兽疫又羊瘟,结肠直肠斑马线 | 防控: 一旦发现,疫区内羊群立刻 扑杀。 |
山羊关节炎脑炎 | 反转录病毒科 | 主要为消化道感染 山羊间互相传播 | 1,脑炎脊髓炎:主要发生于羔羊。共济失调,肢体麻痹,角弓反张,惊恐震颤等。 彩关节爽:成年羊。关节肿大,跛行 3,肺炎型:较为少见。 关节-脑炎反转录,还有肺炎但少见 | 山羊胎儿滑膜细胞可用于分离鉴定。可形成合胞体 扑杀 |
羊痘、羊口疮※
病毒疾病 | 病原 | 流行特点 | 症状及病理变化 | 诊断防控 |
绵羊痘、山羊痘 | 痘病毒 形成包涵体(原生小体) | 主要经呼 吸道传播 A类疫病 | 症状及病变:在皮肤、粘膜、胃成红斑,痘疹形结节,水疱,结痂后变成红斑。 ‘扁平圆形 痘病毒:原生小体 狂犬病:内基小体 | 诊断:采取丘疹组织涂片莫洛佐夫镀银染色,在胞浆中见深褐色原生小体。也可电镜观察到砖形病毒粒子。 防控:扑杀。 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进行皮内注射免疫。 |
羊口疮(羊传染性脓包) | 痘病毒 | 3~≈6月 龄的羔羊常呈群发性,主要接触传播 | 以口唇、舌、鼻、乳房等部位形成丘疹、水疱、脓疱和结成疣状结痂为特征。唇形(桑葚状疣痂)、蹄型、外阴型、混合型 | 防控: 弱毒疫苗接种。 |